金秋九月,開學伊始。玉溪市緊扣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(zhàn)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(zhàn)爭勝利80周年這一重要節(jié)點,結(jié)合聶耳故鄉(xiāng)紅色文化傳承,統(tǒng)籌全市中小學、幼兒園開展主題鮮明、形式多樣的“開學第一課”主題活動,將愛國主義教育、理想信念培育、習慣養(yǎng)成融入其中,助力全市青少年兒童培育愛國情懷、樹立遠大理想,開啟新學期成長新征程。
新學期,像花兒一樣綻放。
傳承紅色基因
紅色是玉溪“開學第一課”的鮮明底色。
向國旗行禮。
9月1日,玉溪市中小學“開學第一課”暨紀念抗戰(zhàn)勝利80周年聶耳故鄉(xiāng)“同升國旗·同唱國歌”主題活動在聶耳廣場舉行,多所中小學師生代表參與,在雄壯的國歌聲中,感悟聶耳創(chuàng)作《義勇軍進行曲》時的家國擔當,銘記抗戰(zhàn)歷史,弘揚抗戰(zhàn)精神,汲取奮進力量?;顒油ㄟ^紅色旋律與歷史記憶交織,引導廣大師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,凝聚民族團結(jié)與愛國共識。
在新平縣民族廣場,“同升國旗·同唱國歌”主題活動同步舉行。新平縣消防救援大隊國旗護衛(wèi)隊步伐鏗鏘、動作整齊,莊重的儀式感讓在場師生深受震撼。活動現(xiàn)場,學生代表講述《聶耳圖傳(第94個故事——魂兮歸來)》《青春的旋律,永恒的信仰:聶耳與國歌里的民族魂》,將國歌背后的民族精神和不屈力量傳遞給每一名現(xiàn)場人員。新平縣教體系統(tǒng)工作人員莊嚴宣誓,承諾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(wù),以師者擔當守護學生成長。“了解了國歌的由來和聶耳的愛國主義精神,這成了我新學期學習的動力和方向。”學生王瀟瑤的感言,道出了紅色教育在青少年心中種下的信念種子。
升旗儀式。
易門縣各學校將紅色教育與國防教育、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。在“同升國旗·同唱國歌”主題活動中,《義勇軍進行曲》響徹校園,五星紅旗冉冉升起,師生齊聲高歌,愛國豪情在校園激蕩。各學校開展國旗下講話,勉勵同學們將個人成長融入國家發(fā)展,爭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。部分學校以國防教育為切入點,開展國防教育隊列訓練、國防知識競賽等活動,引導學生增強國防意識。多所學校開設(shè)“心理健康第一課”,幫助學生掌握心理調(diào)適方法,學會以積極樂觀的心態(tài)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變化與挑戰(zhàn),實現(xiàn)紅色教育與成長教育雙向賦能。
筑牢理想信念
圍繞“強國復興有我”主題,全市各學校通過目標引領(lǐng)、榜樣示范,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,以昂揚姿態(tài)開啟新學期。
玉溪第一小學教育集團文化、文瀾、紫藝3個校區(qū)同步舉行開學典禮,校長陳志堅以“薪火傳承”為主題,結(jié)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(zhàn)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(zhàn)爭勝利80周年歷史背景,向師生發(fā)出“扛起時代責任”的號召。學生們用舞蹈、演奏、朗誦等方式展現(xiàn)風采,全體師生齊誦《強國少年誓言》、共唱《歌唱祖國》,讓“強國有我”的信念深植心中,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(fā)展緊密相連。
擊掌迎新。
開學首日,峨山縣雙江中學行政人員早早在校門兩側(cè)列隊“擊掌迎新”,同學們“擊鼓鳴志”開啟新征程。主題班會課上,班主任講解安全知識,引導學生制定新學期計劃。開學典禮上,教師代表李雯以“創(chuàng)新圖強”為關(guān)鍵詞,鼓勵學生勇?lián)鷷r代使命;新生代表趙海辰立志做“知識的尋路人、時間的擺渡人、同行的執(zhí)燈人”,分享成長規(guī)劃與奮斗決心。校長張子寧“自律·內(nèi)生·躍遷”的主題寄語,為師生提供新學期努力方向。
開展“強國復興有我 爭當新時代好少年”主題隊日活動。
易門縣各小學少先隊圍繞“強國復興有我 爭當新時代好少年”開展主題隊日活動,通過觀看勵志短片、分享英雄故事、集體宣誓等形式,讓少先隊員領(lǐng)悟歷史使命。孩子們紛紛表示,要從點滴小事做起,刻苦學習、磨煉意志,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(fā)展的社會主義建設(shè)者和接班人。
玉溪第四小學將藝術(shù)表演融入教育,古箏演奏《少年中國說》,以“少年強則國強”的鏗鏘旋律,展現(xiàn)新時代少年的蓬勃朝氣。校長馬玉超鼓勵學生珍惜時光、勤學善思,爭做有理想、有擔當?shù)男聲r代好少年。
培養(yǎng)良好習慣
針對不同學段學生特點,我市各學校將習慣養(yǎng)成與安全守護作為“開學第一課”的重要內(nèi)容,通過差異化、場景化活動,為學生筑牢成長根基。
紅塔區(qū)李棋中心幼兒園山頭分園以“翻越你的浪浪山,萌娃踏‘浪’歸來季”為主題,針對不同年齡段幼兒特點,精心設(shè)計活動,幫助孩子們快速適應集體生活,讓幼兒園“開學第一課”兼具趣味性與教育性。小班以“我愛幼兒園”為主題,通過繪本故事、“抱抱玩具”游戲緩解分離焦慮,讓孩子感受集體溫暖;中班圍繞“我的好朋友”,以自我介紹、“找朋友”互動來鞏固友誼,增強集體歸屬感;大班以“我的新學期計劃”為主題,引導孩子回顧成長,繪制新學期計劃,培養(yǎng)孩子的自主意識與目標感。
通??h納古中心小學將“開學第一課”與“安全第一課”同步推進。在“開學第一課”上,老師通過趣味互動,教學生整理書包、規(guī)范坐姿,培養(yǎng)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;“安全第一課”結(jié)合校園、家庭場景,講解交通規(guī)則、防溺水知識,并通過情景問答檢驗學生學習效果,增強學生安全意識。
玉溪第三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儀式上,班主任通過組織自我介紹、班規(guī)分享、認識課表等環(huán)節(jié),幫助新生平穩(wěn)過渡到小學生活。學校還舉辦“啟智開筆”儀式,學生整理衣冠、行敬師禮,老師手把手教孩子書寫“大”與“人”字,以簡單筆畫傳遞“學做人、成大事”的道理。
弘揚傳統(tǒng)文化
多所學校將傳統(tǒng)文化融入“開學第一課”,通過“開筆禮”、經(jīng)典誦讀等形式,讓學生感受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魅力,涵養(yǎng)人文素養(yǎng)。
老師為新生“額點朱砂”,送上美好祝福。
玉溪第四小學將傳統(tǒng)禮儀與入學儀式相結(jié)合,新生踏上紅毯、穿過“啟智門”、敲響“立志鼓”,老師為新生“額點朱砂”,送上“聰明伶俐、志存高遠”的美好祝福,讓傳統(tǒng)禮儀成為新生入學的“文化記憶”。
通??h納古中心小學為一年級新生舉辦“開筆禮”。在教師指導下,孩子們端正坐姿、輕握毛筆,在宣紙上認真書寫簡單筆畫,稚嫩的動作中滿是專注。“通過‘開筆禮’,希望讓孩子在筆墨香中感受傳統(tǒng)文化,種下‘好讀書、讀好書’的種子。”該校負責人表示。(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馮天嬌 圖片由玉溪市教育體育局提供)
記者手記
“開學第一課”:以多元養(yǎng)分培根壯苗
“開學第一課”,從來不是開學首日的“一次性儀式”,而是貫穿整個學期的成長引線。玉溪以紅色基因鑄魂、習慣養(yǎng)成為基、文化傳承潤心,將“第一課”的內(nèi)核延伸到日常教育的點滴中,讓愛國信念、理想火種與良好品行,成為伴隨學生成長的精神養(yǎng)分。
紅色,是這堂課最動人的底色。聶耳廣場上,國歌奏響時師生挺直的脊梁;新平縣活動現(xiàn)場,學生講述聶耳故事時眼中閃爍的光芒;易門縣校園里,國旗下師生齊唱國歌的豪情……這些鮮活的瞬間,讓“愛國”不再是課本上抽象的文字,而是融入血脈、能感知的情感共鳴。當學生王瀟瑤說“國歌背后的精神成了學習動力”,我們可以看到紅色教育不是生硬的灌輸,而是以歷史為筆、以情感為墨,在青少年心中種下信念的種子,幫他們讀懂今日幸福生活的來路和不易。
這堂課的用心,更體現(xiàn)在對不同學段需求的精準回應。面對幼兒園萌娃,紅塔區(qū)李棋中心幼兒園山頭分園用“抱抱玩具”游戲緩解分離焦慮,讓孩子們在歡笑中適應集體生活;針對小學生,通??h納古中心小學的老師手把手教學生整理書包、講安全知識,玉溪第三小學則以“啟智開筆”儀式,通過書寫“大”與“人”字傳遞“學做人、成大事”的道理,這不僅是知識的傳遞,更是做人道理的啟蒙;看向中學生,易門縣借國旗下講話勉勵學生將個人成長融入國家發(fā)展,峨山縣雙江中學用“擊鼓鳴志”幫學生明確新學期目標。從生活細節(jié)到人生志向,從安全守護到價值引領(lǐng),差異化的設(shè)計讓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能找到適配自己的成長指引。
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融入,更讓這堂課有了厚重的人文溫度。玉溪第四小學的“朱砂啟智”、通??h納古中心小學的“開筆習字”,不是簡單的儀式復刻,而是用筆墨香、禮儀美喚醒文化認同。當孩子們在宣紙上寫下第一筆,不僅是學習書寫,更是觸摸中華文脈,這種“潤物細無聲”的文化熏陶,比任何說教都更能在孩子心中種下文化自信的種子。
玉溪的“開學第一課”,用紅色浸潤、理想引領(lǐng)、文化傳承、習慣培養(yǎng),為青少年勾勒出成長的模樣。它像一把鑰匙,打開了新學期的大門,更像一盞燈,照亮孩子們前行的方向。這樣的“第一課”,是給孩子們最珍貴的開學禮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