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五十路,日韩中文字幕高清,97国产精品最好的产品,特级黄色毛片在放,成人毛片a,日韩欧美国产专区,成人毛片a

  1. 首頁
  2. 人文
  3. 正文

史海鉤沉|古碑猶存清廉風

——清代詩人商盤與元江的不解之緣(二)

在元江,距離縣城五六公里處,有一個宛如世外桃源的傣族村寨——者嘎村,這里是元江傣族傣喇支系村民的聚居地。者嘎村以其獨特的民族風情、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一段跨越200余年的歷史故事,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探訪。

立于者嘎村千年古井旁的“青天商大人命”碑,歷經(jīng)257載風雨侵蝕,碑面字跡雖已漫漶,頂端“青天商大人命”六個大字卻如刀鑿斧刻,穿透了歲月煙塵。它所銘記的,既是清代元江軍民府知府商盤與滇南傣族百姓之間一段關于擔當、仁政與感恩的傳奇,更是串聯(lián)起歷史與現(xiàn)實,展現(xiàn)民族交融、清正廉潔精神的紐帶。

瘴云深處見“青天”

乾隆三十一年(1766年),65歲的浙江名士商盤跋涉千里,赴任元江軍民府知府。此時的他,早已是名滿天下的詩人——身為紹興“西園十子”之一,與清代著名詩人袁枚、沈德潛詩酒唱和,他的《質園詩集》錄詩3000余首。但在他心中,“翰林院編修”的清貴身份遠不及“為民父母”的責任崇高。

元江地處邊地,“瘴雨蠻煙”奪命無形。商盤在《調任元江偶詠》中寫道:“瘴云深處是元江,九曲河流繞郭長。”字里行間是對險惡環(huán)境的清醒認知。彼時清廷正對緬甸用兵,元江作為糧草轉運樞紐,永豐里三甲(今者嘎村周邊)因“位居孔道”,百姓苦于接待官吏、轉運軍需的重負。傣族伙頭(村寨頭人)聯(lián)名泣訴:“夫馬負擔過重,民不堪命!”

商盤沒有以“王事艱難”搪塞,脫下官袍,深入村寨探訪。哀牢山麓的石階上,他見到了傣族村民肩扛糧袋在鐵索橋間踉蹌而行;者嘎古井旁,聽聞老者訴說為服徭役誤了農(nóng)時……這位江南士子以驚人的務實精神,在詩文中記下《征南四首》,更在官牘中揮筆批示:永豐里三甲七寨,減免苛派雜役!

一紙政令化豐碑

商盤的批文不是空洞的安撫。據(jù)史料記載,他依據(jù)《大清律例》“賦役不均”條款及雍正年間改土歸流時“減輕邊徭”的承諾,永久性裁撤了當?shù)夭糠蛛s役、差役,并嚴令過往官吏不得額外攤派。當批文送達者嘎時,頭人捧讀批文,村民相擁而泣,沉重的“枷鎖”終于卸下。

為銘記這位“青天大人”,傣族村民集資購買漢白玉,將商盤批文勒石刻碑。碑上雖未鐫刻具體減免條目,但“青天商大人命”的碑額已道盡民心,成為改土歸流后邊疆民族對官員廉潔治理地方的最高禮贊。商盤在元江僅有兩年,卻留下多維度治理印記。他以詩證史,在《檳榔詞》中記錄傣族婚俗,于《北極宮》描繪邊地信仰,其風物詩成了十八世紀的“滇南民族志”;廉潔立身,他痛斥“地方官吏奢侈靡費,肆意苛派”,以身作則,衙署開支減半……

商盤在元江的任期雖短暫,卻給當?shù)匕傩樟粝铝瞬豢赡绲挠∠?。乾隆三十二年?767年),邊境發(fā)生戰(zhàn)爭,朝廷進軍緬甸,商盤負責籌集軍餉、督運糧草。他肩負重任,不辭辛勞,事事親自落實。不幸的是,乾隆三十三年(1768年),在督運糧草到邊境途中,商盤身染瘴疫,后卒于元江。這位一心為民、抱負遠大的知府,還未來得及實現(xiàn)更多造福百姓的理想,便與世長辭,令人惋惜不已。但他清廉為官、心系百姓的形象,卻永遠銘刻在了元江百姓的心中。

“以心換心”美名傳

今年6月,記者與元江學者白仲和來到者嘎村,在千年古井邊的酸角樹下,見到了高156厘米、寬28.5厘米、厚16厘米的漢白玉石碑——“青天商大人命”碑。白仲和在他的著作《元江碑匾選集》中收錄了此碑碑記。白仲和說:“盡管歲月侵蝕使得大部分字跡已模糊不清,但從現(xiàn)存的文字中,仍能拼湊出一段感人至深的往事。”

碑額“青天商大人命”六個大字蒼勁有力,上款直書“特調元江軍民府正堂□□□□商為”,下款直書“乾隆三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示”。據(jù)白仲和考證,這塊碑是清乾隆年間,元江永豐里三甲的者嘎村、深溝村、坤蒿村、昆寺村、南酒卜喇寨(今那塘村)、南滿村、南旺村等村伙頭向元江軍民府提出訴訟后所立。當時,永豐里三甲位居交通要道,接待過往官吏的任務繁重,夫馬負擔過重,百姓不堪其苦。于是,各村伙頭聯(lián)名向官府提出免去部分雜役的請求。白仲和說:“時任元江軍民府知府的商盤,以身作則,居官謹慎,秉公無私,對元江百姓多施惠政,成為改變當?shù)匕傩彰\的關鍵人物。”

“青天商大人命”碑就立于者嘎村的千年古井旁。

“青天商大人命”碑就立于者嘎村的千年古井旁。

如今,者嘎村先后被公布為中國傳統(tǒng)村落、民族團結示范村等。古井旁的石碑被玻璃罩精心保護,酸角樹新枝婆娑,為石碑撐起一把巨傘。隨著“青天商大人命”碑名氣不斷提升,越來越多的游客慕名而來,在欣賞古寨自然風光與民族風情的同時,也能聆聽“青天商大人命”碑背后的故事,感受歷史的厚重與精神的傳承。這塊石碑早已超越紀功意義,它是民族團結的活化石,見證漢族流官與傣族百姓“以心換心”,實證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根基。商盤不搞“猛政”,精準減負,為邊疆治理提供“柔性善治”范本。

夕陽為者嘎土掌房鍍上金邊,古井水依然清冽甘甜。碑小如硯臺,心大似青天。晚風輕撫石碑,仿佛在低語一個跨越時空的真理:真正的豐碑從不在廟堂之上,而在百姓心頭。當商盤將“瘴雨蠻煙”視作故鄉(xiāng),當傣族村民把“青天”二字刻進漢白玉,一種基于責任與信任的永恒聯(lián)結已然鑄成。(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 饒平 文/圖)


編輯:劉玉霞   審核:陶曉蘭   終審:何志剛
網(wǎng)上讀報

掃一掃下載玉溪+新聞客戶端

掃一掃關注玉溪發(fā)布微信公眾號

掃一掃下載學習強國客戶端

掃一掃關注玉溪融媒微信公眾號

掃一掃關注玉溪融媒微博

掃一掃關注玉溪網(wǎng)微博

掃一掃下載七彩云端客戶端

掃一掃關注玉溪融媒抖音

掃一掃關注玉溪融媒快手

掃一掃關注玉溪融媒視頻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