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越林海雪原 遨游西南山海
7月9日
中央廣播電視臺《大美邊疆行》
走進云南和廣西
領略兩地多姿多彩的秀美風光
看它們在加快區(qū)域發(fā)展中的生動實踐
七彩云南地美天藍
是“動植物王國”
更是無數人的“詩和遠方”
從“茶馬古道”到如今努力建設成為
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
云南發(fā)揮區(qū)位優(yōu)勢
以開放促發(fā)展
跟隨小布
一起來看云南的精彩內容
??
一顆心
是各族人民同心共筑中國夢
云南是我國民族最多的省份之一
邊疆各族人民團結奮進
脫貧、全面小康、現代化
一個民族也不能少
秘境獨龍江 美麗新家園
高黎貢山高,獨龍江水長。夏日的暖風,在峽谷深處吹拂,也吹開了獨龍族群眾的笑臉。房前流水淙淙,屋后鮮花綻放。一件件民生實事落地見效,特色產業(yè)興旺踏步走在致富路上。曾經是云南乃至全國最貧窮的獨龍江,人人牽掛的地方,現在發(fā)展成了詩意美麗新家園,處處綻放幸福之花。
佤寨司莫拉 唱響幸福歡歌
司莫拉在佤語里意為“幸福的地方”。推行鄉(xiāng)村振興,流轉零散閑置土地,鄉(xiāng)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。如今的司莫拉,村寨靚、田園美、農家富,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,更是成功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(qū)。一起去感受祖國西南邊疆佤族特色村寨吧!
滄源:邊境小康村扮靚祖國西南邊疆
2021年8月19日,習近平總書記給云南滄源佤族自治縣邊境村的老支書們回信,勉勵他們發(fā)揮模范帶頭作用,引領鄉(xiāng)親們建設好美麗家園,維護好民族團結,守護好神圣國土。轉眼快一年了,現在村里都有哪些變化?一起來看!
一個家
是動植物共同的家園
一個北回歸線上的“生物多樣性綠洲”
一個個自然保護區(qū)中
一首動物版《我是云南的》在林間回響
一片片邊疆的原始森林中
一場生命的動人故事正在精彩上演
原始森林里的
“犀鳥爸媽”“蝴蝶夫婦”
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成就了大美邊疆的七彩云南, 為了保護好云南的生物多樣性,保護好綠水青山,我國在云南設立了21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,其中沿邊境一線就有7處。這段時間,正好有些奇妙的事情在保護區(qū)發(fā)生,戳視頻,帶你們去看看云南邊疆原始森林中的生生不息!
聽動物們唱一曲《我是云南的》
云南獨特的自然條件讓其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,是北回歸線上的“生命綠洲”,是世界重要“生物基因庫”。如今,云南90%以上的典型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、85%以上的重要野生動植物保護物種都得到有效保護,像滇金絲猴、西黑冠長臂猿、綠孔雀、亞洲象等重點保護物種數量持續(xù)增加。戳視頻,聽一下動物版《我是云南的》!
一條路
是一條云南邊疆產業(yè)致富路
一個個現代化牧場和養(yǎng)殖場在邊疆建立
2021年
云南肉牛存欄量位居全國第一
想不到吧?
牛犇犇!邊境縣上的萬牛養(yǎng)殖場
鄉(xiāng)村振興要有產業(yè)支撐。在云南,肉牛存欄量直線上升。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就有一座萬牛養(yǎng)殖場。牛場落戶在耿馬縣,村里不僅有了新產業(yè),榨甘蔗的廢料也成了牛兒們的飼料,而且還能解決周邊群眾上班的問題。隨著規(guī)模的壯大,牛場也逐漸向產業(yè)化、規(guī)?;?、標準化發(fā)展。牛兒們在這里吃得香嗎?睡得好嗎?小牛犢們長得好不好?一起去邊境的萬牛養(yǎng)殖場看看吧!
普洱:看瑤山蝶變 話邊疆發(fā)展
你可能想不到,我國98%以上的咖啡產自云南。如今這些綠色有機的茶樹、咖啡樹,也成了云南邊疆百姓的致富樹。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瑤家山村,就是一個以咖啡和茶葉脫貧致富的邊境瑤族聚居村,過去因為山高路遠,封閉落后?,F如今,已經發(fā)展成美麗幸福的新瑤山。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瑤家山的新面貌!
一條路
是一條中老鐵路
原本是我國交通網末梢的云南
正轉換角色
成為對外開放的前沿
數說中老鐵路
中老鐵路開通7月,告別了西雙版納和普洱兩地不通火車的歷史,國際物流大通道的重要性越發(fā)明顯。打造黃金線路,7個月來中老鐵路成績如何,未來會給邊疆地區(qū)帶來什么樣的變化呢?一起了解中老鐵路的1234。
高黎貢山下的地道“攻堅戰(zhàn)”
云南與緬甸、老撾、越南三國接壤,這十年,多條高速公路和鐵路相繼通車,原本是國內交通網末梢的云南,正轉換角色,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。越來越多的國際大通道正從這里張開臂膀,擁抱世界。在中緬邊境,一條34.56公里、亞洲大陸最長的隧道正在加緊建設中。
一以貫之民族團結譜新篇
一如既往守護大美邊疆綠水青山
一往無前加大沿邊開放力度
云南的大美邊疆
一定更加美好
整合自央視新聞客戶端
資料:臨滄市委宣傳部
編輯:劉燕 審核:
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217號